&esp;&esp;叔孙通心悦诚服。
&esp;&esp;他不知道“义务教育”是什么意思,但教之一字不正是出自孔子的“有教无类”?
&esp;&esp;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,秦二增添不分男女。
&esp;&esp;荀子主张要通过后天的教化和修养来转化人性之恶,秦二将教育推行至所有百姓。
&esp;&esp;这不就是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吗?
&esp;&esp;就只剩下修身和中庸还未体现,但这两者更关注自身。
&esp;&esp;一个能践行三圣之论的君王,她的道德修养难道会差吗?
&esp;&esp;“我知道儒家该如何传承下去了。”
&esp;&esp;叔孙通已经找到了属于儒家的那条路。
&esp;&esp;秦二以法治国,却以儒家至理教导百姓。
&esp;&esp;那大秦每里都有的“学校”,就是最适合儒家的地方。
&esp;&esp;有教,无类。
&esp;&esp;………
&esp;&esp;管不了哑巴,但是能管文盲。
&esp;&esp;张良忽而摇了摇头。
&esp;&esp;为之前的浅薄。
&esp;&esp;他以小人之心度秦二让女子入学为官之意。
&esp;&esp;原因竟然如此简单:
&esp;&esp;华夏儿女。
&esp;&esp;女子自然也是华夏儿女啊。
&esp;&esp;既然是华夏儿女,又怎能不识字、不承史、不尊正统?
&esp;&esp;可惜那个自己并不信任秦二,只当她言欺黔首,才会试图装病躲开推行女子入学之事。
&esp;&esp;【秦二的原则其实不是挑选精华,而是去其糟粕:对华夏无害,彼此矛盾的思想也可以同入教材。】
&esp;&esp;【被秦二点名否绝的不多:除了崇古愚君抑民,就是墨家的天志明鬼。】
&esp;&esp;【即墨子认为天有意志,天志和鬼神能够赏善罚恶。】
&esp;&esp;张行示意众弟子止步。
&esp;&esp;见弟子们面色各异,或惊或惧或怒或忧,张行出言安抚:
&esp;&esp;“其一,秦二世并不否定兼爱非攻。”
&esp;&esp;“其二,墨子从未自称完人。”
&esp;&esp;“其三,若秦二的否定无法说服墨家,我们依旧能以墨者之身推行思想。”
&esp;&esp;众弟子逐渐平静下来。
&esp;&esp;张行注视着天幕,其实看到天幕所言,他反而喜远胜于忧。
&esp;&esp;他最怕的是秦二否定“非攻”。
&esp;&esp;………
&esp;&esp;嬴政眯了下眼。
&esp;&esp;他已经发现不对劲。
&esp;&esp;否认明鬼?
&esp;&esp;否认的是鬼神能够赏善罚恶,还是……
&esp;&esp;【啊?墨家这种科学学派居然是信鬼神的?】
&esp;&esp;【以秦二对政哥的推崇,她没把墨家给扬了?】
&esp;&esp;【徐福都躲到倭岛了,都被秦二找回来车裂弃市!】
&esp;&esp;【那是因为徐福骗了始皇帝,墨家虽然信鬼神但没去骗始皇帝嘛,罪不至死。】
&esp;&esp;徐福面露惊恐!
&esp;&esp;他海上寻访仙家多年未果,现在人在琅琊。
&esp;&esp;他正打算回咸阳欺骗始皇帝,以寻访仙山已有眉目为名,让始皇帝为他准备一艘大船、数千童男童女和百工。
&esp;&esp;结果天幕直接给出了他的结局:秦二找到了出海后的他并将他车裂弃市!
&esp;&esp;无关风月
&esp;&esp;现在甚至都用不着秦二去找他了。
&esp;&esp;原本护卫他的军卒勃然色变,刀剑已然加身!
&esp;&esp;“大胆徐福!你竟敢欺骗陛下!”
&esp;&esp;………
&esp;&esp;嬴政一拳砸在桌案上!
&esp;&esp;徐福竟敢骗他!
&esp;&esp;嬴云曼看了看祖龙沙包大的拳头,觉得应该担心的是桌案。
&esp;&esp;想到徐福这个狗东西居然真到了日本,她难得地压不住怒气。
&esp;&esp;徐福是真该死啊!
&esp;&esp;发现秦二看向自己的手且面有愠怒,再看天幕上的“推崇”,嬴政的怒意竟然诡异地平息不少。
&esp;&esp;冷哼一声,嬴政令内侍遣人速往琅琊,将徐福带回咸阳。
&esp;&esp;他要活埋了这厮。
&esp;&esp;………
&esp;&esp;“长生是假,但这只是方士在欺骗始皇帝,秦二世怎能迁怒鬼神?”
&esp;&esp;不少墨家弟子暗自在心中反驳。
&esp;&esp;又不是墨家欺骗始皇帝,秦二怎能因此否绝“天志明鬼”?
&esp;&esp;张行和部分头脑灵活的弟子却知道大势在秦二。
&esp;&esp;许多后世之人不信鬼神,甚至为墨家曾笃信鬼神而感到疑惑。
&esp;&esp;【秦二否绝天志明鬼和政哥关系不大——也可能是以政哥受骗为由进行否绝的话,说服力会很低。】
&esp;&esp;【要在那个时代论证天意鬼神不存在其实很难,秦二的逻辑我怀疑师从名家。】